律所动态

律所动态

2024年12月21日,CACIA“中东地区常见建筑工程合同条款”研讨会成功举办!

image.jpeg

1

国际仲裁的挑战:中资企业“出海”的痛点

近年来,随着“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推进,中国企业“出海”中东的步伐不断加快。中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中国建筑企业凭借强大的施工能力和成本优势,在这一市场中迅速崭露头角。然而,机遇背后也伴随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中东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承包商与业主在项目合同签署初期便可能因合同条款的不平衡陷入利益对峙。


尤其是在国际工程领域,国际仲裁逐渐成为建筑企业维权的重要手段。然而,公开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在国际仲裁中胜诉率偏低,“十案九败”的现象不容忽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中国企业对境外仲裁制度及法律文化背景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则是涉外法律人才供给不足,无法提供高水平、高专业度的专业服务。


Image

2

合同管理中的隐患:不平衡与风险

Justin张在研讨会上指出,中东地区的建筑工程合同往往以英美法为基础。许多合同条款偏向于保护业主利益,而忽视了承包商的合法权利。这种不平衡的合同框架,使得承包商在项目初期便处于被动地位,一旦工程履约过程中出现变更或争议,承包商往往难以有效主张自身权益。


他进一步分析了合同履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1. 风险超出预期:承包商在投标阶段未充分认识到合同条款中的潜在风险,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超支和工期延误。

2. 索赔能力不足:由于缺乏对合同条款和程序的深入理解,承包商在争取合理赔偿时常常力不从心,反而可能面临业主罚款和违约的风险。


Image

合同履约本质上像一个压力桶,任何矛盾都会逐步积累,直至“爆炸”。承包商与业主之间的纠纷不仅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还可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Image

3

破局之道:“打铁还需自身硬”

针对这些问题,与会人员也提出了解决之道:“唯有系统性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争取对己方有利的合同条款筹码,并在实战中不断迭代法务解决冲突的能力,才能在中东市场游刃有余。”建议中资企业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1. 加强合同管理:在项目投标前,由专业律师团队对投标文件和合同条款进行全面梳理,确保合同内在逻辑一致,避免潜在分歧。

2. 提升法务能力:通过系统化培训和实际案例分析,培养企业内部法务团队对国际仲裁制度的理解和实操能力。

3. 借助外部专业力量:充分利用包括CACIA在内的专业机构平台,通过交流、分享与培训获取最新的法律与实务经验。

ImageImage

4

CACIA的使命:为中资建工企业出海赋能

作为一家专注于中东国际工程与仲裁领域的专业协会,CACIA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中资企业提供更加专业的支持与指导。国际仲裁是一种服务,而高质量的服务离不开高水平的专业人士。CACIA致力于整合中东地区的法律专业力量,通过组织培训、业务分享与经验交流,帮助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争议中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争议的本质不仅是合同本身,更是企业综合能力的体现。中资企业若想在中东市场立足,必须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在公平竞争中赢得尊重和信任。”


未来,CACIA将继续开展更多的专业活动,帮助中国建筑企业在中东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为推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随着更多中国企业走向国际舞台,提升自身实力、培养涉外专业人才、优化合同管理能力,将成为每一家“出海”企业的必修课。




On December 21, 2024, the CACIA Seminar on Common Construction Contract Terms in the Middle East was successfully held!